管理政策
供應商提供的産品與勞務除有形地直接影響系統的産品、服務與營運之外;另供應商的企業社會責任行爲亦間接影響系統的無形聲譽或成爲潜在風險。系統爲落實永續供應鏈管理策略主軸,制定了「供應商行爲準則」〉包含勞工權益、環保、安全衛生、道德與管理系統等皆列入供應商行爲準則要求項目內,以期永續供應鏈管理能精益求精,以維持系統與供應商的整體競爭優勢。
我們在推動「永續發展專案組織」下設立供應商管理小組,並在傳統的供應鏈管理基礎之上,遵循國內外相關法規,輔以RBA 準則等,並據以制定系統永續供應鏈管理政策,將永續供應鏈管理範疇延伸至經濟與治理、環境保護及社會共融等ESG 議題,包含勞工權益、環保、安全衛生、道德與管理系統等,皆爲供應商評選與稽核要件,以此建立風險管控項目與鑒別高風險供應商,依據評核結果制定改善措施並協助供應商持續精進,期望提升永續供應鏈管理成效與降低供應鏈營運風險,建立永續成長的夥伴關係。
供應商行爲準則
管理目標
系統承諾建立以永續發展爲目標的供應鏈,爲確保供應鏈工作環境的安全、員工具有尊嚴並受到尊重、商業營運促進環保並遵守道德規範,制定供應商相關管理規範,以共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創造永續價值鏈。另爲帶領供應商齊心邁向永續,並履踐客戶責任生産承諾,系統制定「供應商行爲準則」及「責任礦産採購政策」;要求供應商需簽署經營管理承諾書以確保供應商可配合系統SSCM要求。系統依據前述永續供應鏈管理策略方針訂定年度持續推動供應鏈管理目標與策略行動,已順利達成規劃目標。系統並將進一步導入輔導教育供應商體ESG之永續稽核計畫,期望能發揮系統身爲客戶的企業永續責任,帶領整體供應鏈更上層樓。
供應鏈管理
系統將永續供應鏈管理分爲永續規範、管理機制及風險鑒別三大主軸。系統設定基本的永續規範要求供應商遵循後,利用風險鑒別工具尋找出高風險因子及供應商産業,進而利用各項管理機制完善管理供應鏈。
永續供應鏈管理規範 | ||||||
---|---|---|---|---|---|---|
|
||||||
管理機制 | ||||||
|
||||||
風險鑒別 | ||||||
爲善盡責任生産義務及建構永續供應鏈成員之能力,本公司將從評估、輔導、溝通及協作等4個面向執行,並藉由執行過程對應永續供應鏈管理架構,確保架構中重要議題皆有實務上可執行之程序予以管控。風險評估考量因子如下: |
||||||
|
執行情形 |
---|
- 本公司113年3月22日舉辦策略夥伴供應商大會,共有74家廠商169位廠商之主要人員參加,由本公司之董事長及總經理向供應商們就系統的公司治理及ESG的目標闡述,
- 邀請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廖樺懋顧問於供應商大會向供應商夥伴們進行教育訓練,共有74家廠商169位人員參加,說明系統公司之永續供應管理策略並要求供應商夥伴們在ESG之參與及行爲準則需與系統之理念應一致而進行詳細宣導及訓練。
- 本公司供應商禁用童工並需提供其員工安全與健康的工作場所來降低職業災害,進行照護並對環境保護等面向並作出承諾,追求雙方之永續成長,113年度依據現行商務進行之新供應商發出並回收7有效承諾書。
- 系統在113年度共執行24家主要供應廠商稽核,對其品質及永續經營各個面向的實地稽核,以確保産業價值鏈遵循經濟、環境、社會等相關之法規與相關規範。接受稽核的供應商在社會面向都恪守所在地勞動法令,沒有雇用童工或强迫勞動情事,管理階層與勞工具備溝通協商機制,對勞工結社自由亦都予以尊重;勞工安全衛生的管理是否相當完善有無安全或影響環境之虞。主要供應商並無違反法令的處罰,良好的管理對社會面或環境面並無負面衝擊,實現符合本公司對供應商符合供應鏈永續經營績效的期待,並保持持續供應鏈夥伴關係。
- 系統電子不支持也不使用『衝突礦産』,並持續關注此一議題,同時詳實要求我們的供應鏈遵守,113年度共有72家系統供應商出具不使用衝突礦産之聲明。
- 113 年系統電與全球 280 家原物料供應商合作,採購金額為新台幣 18.26 億元,其中在地採購金額約為新台幣3.02 億元,占採購金額約 16.5%。